今年是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的加力提速之年,从城市到乡村,从市、区到镇(街)、村(社区),广州正把党建势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
街头巷尾,一群“红马甲”忙着垃圾分类推广、助残助老服务、政策法规宣传等,五层基层组织架构织密织牢让问题解决在基层。
应对“硬骨头”,党员冲锋在前,80.9万名党员认领50多万个责任区,服务群众“急难愁盼”,既能“平时用得着”、又能“急时顶得上”。
土特产做出“大文章”,羊城“村官”带领各地村民学习新技术,搞起直播争当“主播”,助力稻米、菜心、荔枝等农产品销往湾区城市群。
作为超大城市的广州,既有青山绿水、又有兴旺产业,既有繁华都市、又有和美乡村,城与乡是这座城市的一体两面。
如何把短板变成“潜力板”?做好“三农”工作、推进“百千万工程”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当前,广州坚持党建引领,全面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服务保障“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朝着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
头号力度,强化组织保障
头号工程,头号力度。
广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百千万工程”,坚持以组织路线服务保证政治路线,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实施“百千万工程”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机制上量体裁衣。
为加强组织领导,广州充分发挥组织部门职能作用,加强组织统筹,发挥组织优势,全力服务保障“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市委组织部以“高质量基层党建服务推动广州‘二次创业’”为目标,第一时间在部机关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健全领导包联、分工协作、定期调度、上下联动、暗访调研等5项工作机制,部务会成员全覆盖挂点联系11个市辖区,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指导,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任务有计划、有步骤推进。
措施上系统谋划。
为织密织牢“百千万工程”基层组织体系,广州提出全市组织工作“3618”目标任务,紧扣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研究起草了《广州市委组织部服务保障“百千万工程”2024年工作要点》,围绕理论学习、组织建设、干部队伍、人才支撑、党员管理等方面,突出主责主业实施10项具体措施,系统推动工作落实。
全市组织部门聚焦提升服务保障效能,进一步探索有效方法和推进方式,比如建强用好五层基层组织架构,丰富拓展网格党建应用场景,一体搭建城乡党员发挥作用平台载体,全面推行在职党员“双评价双签字”、居住地党员“双微双愿”、农村党员“双带双富”三项机制,实施“百名干部治百村”“百名干部解难题”行动,打造城乡区域党建“四可六好”品牌等,以主动谋划、主动探索精神为广州开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贡献组工力量。
行动上一体推进。
为着力推动基层党建与“百千万工程”深度融合,广州把抓基层党建和抓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基层党组织找准工作切入点、着力点。
例如,针对城中村治理这块“硬骨头”,聚焦提升党建引领城中村治理改造效能,广州大力实施组织力提升等“五项行动”,全面建立集体经济组织治理职责清单,选派干部担任城中村第一书记、助理,推动配备“一格专职网格员”,组建272个城中村“大党委”、1402个经济社党支部,全覆盖走访调研272个城中村,久久为功推动党建引领城中村治理提质增效,进一步夯实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基础。
“以前办门禁卡要去街道,现在家门口就能办,方便多了。”白云区景泰街柯子岭村民陈叔为便民服务“点赞”。近年来,景泰街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柯子岭城中村治理新路径,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成立柯子岭大物业客户服务中心,引入专业物业管理公司,以网格党建为牵引、以围院式管理为抓手提升人居环境。
景泰街成立柯子岭大物业客户服务中心,探索城中村治理新模式。受访者供图
再如,在扎实推进中组部红色村试点上,指导南沙区湴湄村、白云区海苑社区落实1名区领导联村、1名镇(街)领导包村、1名第一书记驻村“三个一措施”,推动实现党建好、资源好、发展好、治理好、环境好、保障好,示范带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深入开展。
“湴湄村构建以红色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产业体系,壮大村集体经济。”南沙区榄核镇湴湄村党总支部第一书记张志涛介绍,该村着力构建“红色+传统”“红色+生态”“红色+研学”“红色+科技”等农文旅研融合的产业组合业态,如今参观星海故里纪念馆、体验“非遗”香云纱的制作已成“必打卡”项目。
从思想到行动、从战法到打法,广州精心谋划、精密部署、精细推动,突出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坚持“强基固本”,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推动基层党建和中心工作深度融合。
人才支撑,锻造骨干队伍
“百千万工程”说到底是为了百千万人的幸福,需要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
目前,“百千万工程”由省、市、区、镇(街)、村(社区)五级书记一起抓。区委书记是一线总指挥、镇(街)党(工)委书记是一线施工队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是领头雁……广州已建立“市级统筹、区级主抓、镇村落实”的工作机制,突出强区抓镇促村。
为大力锻造“百千万工程”骨干队伍,广州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深入实施新一轮领导干部能力提升工程,开展机关基层双向交流锻炼,持续向乡村振兴重点村、软弱涣散村选派第一书记,开展村级后备力量储备行动,壮大城乡基层骨干力量。
“喜欢吃荔枝的,欢迎进入‘锦一农心’直播间!”在从化区江埔街锦一村创办的“锦一农心”视频号里,返乡人才化身主播推销当地荔枝,每到丰收时节都是全村上下齐上阵。
几年前,锦一村党组织鼓励人才回乡创业,组织党员骨干在村里开设了第一间民宿,成立广州从化锦一农业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发展优质荔枝、西洋菜、红柿等种养基地,创建“锦洞西洋菜”等多个品牌,以“锦壹农心”为商标统一销售农产品,该村经营性收入从2020年的不到10万元增至2023年的500万元。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充分发挥党员在“百千万工程”一线先锋作用的同时,分层分类抓好“百千万工程”干部能力提升,让他们在课堂上学习,在工作中进步。
“我希望能学习到运营公司的知识和经验,引入更多项目,实现村里的大发展。”广州市“百千万工程”乡村CEO学堂上,增城区派潭镇上九陂村党员骨干表示,该村借助森林海旅游度假区等资源实现了大发展,他们希望能学习更多新知识、新理念,带领村民走好乡村振兴之路。
“读懂广州·热爱广州·奉献广州”大讲坛、“百千万工程”乡村CEO学堂、“百千万工程”专题培训……广大党员干部带着真问题寻求答案、带着新理念深入基层,不断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
为进一步强化“百千万工程”人才支撑,广州深入实施“广聚英才”人才工程,落实落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若干措施》,加快培育与“百千万工程”相匹配的产业人才、建设人才、治理人才“三支队伍”。
党建引领下,人才下乡、干部返乡、能人回乡,各类人才投身“百千万工程”,锻造了基层骨干力量,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绿化美化,打造和美乡村
平整干净的乡间道路,绿意盎然的农家小院,历史悠久的古祠堂,见证烽火岁月的碉楼……走进从化区连塘村,俨然走进一幅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图景。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来,我们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导村民大力提升村容村貌。”连塘村党总支部书记介绍,连塘村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带动作用,促进乡村设施提档升级,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乡村更美,城区街角也更美。今年的植绿黄金期,全市各级党组织积极组织“爱绿植绿护绿兴绿”主题活动,示范带动全社会参与生态建设,荔湾区昌华街西关大屋社区组建“历史文化街区公众咨询委员会”,发动居民协商开展邻里花园建设,引导创建“绿美阳台”“最美庭院”,让老西关焕发新风采。
为助力绿美广州生态建设,去年12月以来,全市组织部门立足职能职责,强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城乡绿化美化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首先是强化组织保障推动责任落实。积极协同“百千万工程”指挥办、林业园林、农业农村等15个部门,建立三级联络员制度,实行四级干部包抓机制,加强一体谋划、一体推进,形成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工作局面。
其次,发挥组织优势推动措施落细。突出镇街党组织一线施工队作用,督促177个镇(街)落实属地责任;突出村(社区)党组织一线堡垒作用,逐村制定“一表一单一图”;突出网格党组织触角延伸作用,依托2.08万个网格党支部,打通城乡绿化“最后一米”。
最后,强化组织发动推动力量整合。印发《关于深入开展绿美广州“七个一”先锋行动的实施方案》,向全市80.9万名党员发出“我为广州种棵树”倡议,广泛动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参与植绿增绿微项目、认捐认种微心愿、认养认护微服务“三微”行动,引领广大群众共同扩绿兴绿护绿,构建“书记带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绿美共建共享格局。今年以来,全市城乡绿化植树56万多株,建成乡村美丽庭院7500多个。
当广州将组织力量和组织优势转化为绿美生态与和美乡村建设的强大优势和浩大声势,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宜居宜业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逐渐铺开。
■一线视点
花都赤坭以“党建链”引领“产业链”
“小盆景”百花齐放
“极先锋”赋能振兴
盛夏时节,满目葱茏。置身花都区花卉产业园瑞岭盆景苗木生产中心,几株修剪得恰到好处的微型盆栽,枝干弯曲而有力,在阳光的照耀下,每片叶子都闪烁着生命的光辉。
盆景是花都区赤坭镇的产业名片。如何让“小盆景”百花齐放,成长为“大产业”,考验着组织定向的精度、基层建设的力度、服务治理的温度。赤坭镇党委明确,只有抓牢党建“牛鼻子”,才能确保产业发展方向明、力量强、步子稳。
花都区赤坭镇以“党建链”带动“产业链”,盆景全产业链年产值超10亿元。资料图片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赤坭镇党委牢牢抓住党建引领“驱动器”,以实施“党建赋能工程”为抓手,打造“乡村振兴极先锋”工作室,分类施策、整体推进,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发展优势、驱动优势。
赤坭镇是远近闻名的岭南盆景之乡,是岭南派盆景的发源地和核心产区,盆景种植已有160多年历史。此前,赤坭镇盆景产业存在资源分散、各自为政、力量单薄、单打独斗的情况,传统盆景面临生长周期长、造型巨大、市场转型等难题。
建立产业链联合党委,发挥“主核”功能,打破发展僵局显得尤为重要。赤坭镇创新运用党建这一“基因密码”,以地域相连、产业相近、资源共享为纽带,在盆景产业链上建立联合“大党委”,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产学研、大中小种植户构建党建共同体、发展共同体、责任共同体。
具体实践中,赤坭镇党委经过前期深度调研,决定以建设岭南盆景小镇为目标,以瑞岭、竹洞等13个盆景、苗木、花卉产业基础较好的村党组织为重点,创新试点建设“乡村振兴极先锋”工作室,制定《赤坭镇试点创建“乡村振兴极先锋”工作室实施方案》,推动基层党建与产业发展同步推进、同频共振。
工作室成立以来,镇党委抓实抓细“先锋帮带”,指定盆景产业发展良好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为工作室主理人,与工作室其他村(社区)签订帮带协议。践行“先锋研学”,组织“乡村振兴极先锋”工作室全体成员开展政治理论学习、主题研讨、走村观摩、调查研究等活动。壮大“先锋会商”,定期召开“乡村振兴极先锋”工作室全体成员会议,讨论研究各村在推进落实“百千万工程”等重点工作、重大项目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困难。推动“先锋带富”,以“乡村振兴极先锋”工作室为单位,提出“先锋带富”项目,报镇党委审批立项,纳入村级干部重点工作绩效考核内容。多措并举之下,赤坭盆景小镇建设初见雏形。
放眼全镇,“乡村振兴极先锋”工作室是赤坭镇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改革创新“试验田”,是助力“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建设的“好抓手”。当前,赤坭镇以党建执笔,以规划研墨,正绘出更大范围理想蓝图。
竹洞村按照“协会+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实现盆景花木、旅游、文创“三花齐放”;蓝田村依托“山、水、田、园、花、果”六大元素,打造“九曲河畔、七彩蓝田”特色发展片区;下连珠村与中国华能集团牵手,将闲置小学打造成广东首个碳中和乡村振兴培训学院……
以“党建链”带动“产业链”,赤坭镇党委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有效路径,现已形成以岭南盆景小镇为发展路径,种植面积超5万亩、从业农户超3000户、盆景全产业链年产值超10亿元的产业发展格局。
■基层声音
越秀区黄花岗街:
将组织凝聚力转化为
“百千万工程”向心力
作为广州人口经济密集、基层社会形态复杂的老街区之一,越秀区黄花岗街面积3.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1万,经济单位1.5万多家,“四上”企业近600家,年商品销售额突破880亿元。
如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百千万工程”?越秀区黄花岗街党工委书记余昭辉表示,黄花岗街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细化党工委书记“一线施工队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领头雁”机制,带动全街党员干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百千万工程”具体部署要求上来。
立足区域特色,黄花岗街强化“经济大街”走前列、挑大梁的责任担当,用好科创资源集聚优势,凝聚社会各界力量,谋划打造区庄健康区、北部转型区、东部生活区、西部科创区“四大动力引擎”,持续擦亮经济工作“金字招牌”。
例如,在抓产业上,黄花岗街发挥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广东省科学院、中山眼科等大院大所,以及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等科技资源集聚优势,全力起跑生命健康产业新赛道,激活存量空间价值,推动环东广场旧楼“蝶变”,落户全国首个CRO产业地标运营中心,带动融通盛大国际等近8万平方米的优质载体释放产业发展新机遇,入驻上千家医疗类企业,培育出9栋税收亿元楼。
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民生。黄花岗街通过提升电梯加装、垃圾分类“民生品牌”成色,打造“一社区一特色”党建品牌矩阵,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将组织凝聚力转化为“百千万工程”向心力,绘就宜居宜业宜商新蓝图。
南方+记者 傅鹏 李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