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麦姐
编辑|小禹
感觉好像是有点被困住了,
要离开一会。
疫情三年,我们靠旅行积攒续航电量的生活格式突然被打乱了。我十分想念起飞时摆脱地心引力的瞬间, 压力嗖地消失一半的轻松,半失重的感觉刚刚好,能放手,能握紧,能漂一会儿。
去年4月的这次出行,是临时起意,除了工作行程和看展计划,还有来自朋友单纯的鼓励:如果你有一台徕卡,就带它去纽约。
纽约的多样性是吸引力所在,人、车、建筑物、交通标志和广告牌,全天候的嘈杂和纷乱对摄影者来说本是完美秩序。尽管收到许多关于治安的友善提示,我们还是着迷于在繁忙街区,快速地按快门试图拍下一些也许会在日后成为“日常奇迹”的人和场景。
在纽约的那几天,我们重返过去游历的一些地方。有些餐厅消失了,也许是没有撑过疫情三年。
住在时代广场的MOXY, 从早晨开始,共享空间里到处是数字游民。除了年轻人,像我们这样的50多岁的新青年也不少,在一个有些许创造性、充满流动感的旅居空间里,收邮件开一两个电话会,结束后环顾四周,我会感觉我还在向前。
疫情后工作的概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连过去一向看重拜访和当面交流的那些甲方,也习惯了在线上会议讨论胶着的问题,做重大的决策。新的生活方式,除了自身的选择,离不开一个配称的生态来支持。
总之,从纽约熙熙攘攘的街道到中国杭州西湖边的某个咖啡店,数字游民生活是我向前看的机会。就像这次写作,犹如加入了一次集体旅程,编织一款由全球各地故事组成的挂毯,搬家时,可以轻松卷入行李箱。
收拾行李的最后一刻,往行李箱里放了两件羽绒衣,想着万一纽约有倒春寒呢,没想到这两件羽绒衣成为我们在北美的冬衣了。
远程工作和本地探索的叠加
让每一天都有惊喜
冬令时开始后,东部和中国差13个小时。
游民生活是远程工作和本地探索的叠加,这使得每一天都过的有点盼头。
早晨醒来是黄金时间,因为睡得晚,醒得也晚。氧气比较充足的情况下,每日的咖啡量从两杯减到了一杯。黑五时本来想买一台半自动咖啡机,但看着越来越多的家当,想着日后搬家的困难,还是继续用摩卡壶。
对咖啡豆还是很挑剔,我的嗅觉总是能帮我们在第一时间找到优秀的咖啡。最近锁定了一家生态咖啡店,前店后厂,咖啡都在后场烘焙。测试了不同的品种,都很灵,公平贸易认证和雨林认证都是品质的保证。上网一查看,团队介绍中有一条叫LoLo的狗,是质检官,那信任值顿时飚升了。
午餐常常错过时间,工作时头脑清醒,时间过的很快,不知不觉中惊觉下午1-2点了。做午餐是很疗愈的过程,在中国,厨房常常是常年无阳的,但在这里不同,菜蔬餐碟都在光影里,很生鲜的感觉。全心全意的烹饪过程中,没有杂念,考虑食材下锅的先后顺序,尝咸淡,都是需要全神贯注的。在这里,用10刀一瓶的白葡萄酒做料酒,一点都不心疼,无论是鱼和蔬菜,都有一种淡淡的甜口。
游民生活是培养极简和低碳生活的好契机。不用刻意,轻松移动的大前提是一切就轻,慢慢就能养成习惯。服饰很自然地选择可跨季的且洗烘不坏的,鞋子很自然地选择了轻便可踩倒的, 我正好想突破几十年没新意的穿衣风格,渐渐走上舒适自然的路。
不再随手购物了,但是在圣诞前一下子买了唱机、CD机和Streamer, 3个代际的播放器一下都搞定,顿时获得了生活BGM任意选的自由感。
跨时区工作里的挑战是时差管理,一早和一晚都留给会议时间。因为远程了,交流前的准备变得更充分,倾听的意义也变得更大;因为远程,与会者更愿意接受跳脱的思维,毕竟引经据典的范围从中国扩展到了世界。
游民生活让我们有机会沉浸在不同的文化中。天气好的时候,有时间了,随手一翻周边的event, 赶场子的乐趣都是兴冲冲的。文化多样性的参与、记录和回放,会让人上“想一直在路上”的大瘾。
曾在安大略湖边遇见过一个摄影师,冬天的时候旅居巴黎,夏天旅居在安大略湖边的oakville。他的其中一份工作是负责徕卡镜头的测试,令人羡慕的是,他很快成行的测试之旅是去非洲拍摄咖啡产地原住民的生产和生活。兴趣爱好和游民生活能如此结合,真是完美不过了。
数字游牧是一场升级打怪之旅
接受风浪,也无惧归航
看了很多年轻小伙伴对数字游民生活的书写,字里行间,充满了勇气和探索精神。去清迈,去“大理福尼亚”,去瑞士,选择在一个个风景如画的地方线上工作,线下体验生活,都是拥抱内心和世界的勇敢小孩。
主动选择游牧生活的人,在我看来,更像是出海的老大,愿意接受各种风浪,也随时做好了在台风来之前驶入避风港的准备。
从即兴出行到开始游民生活,是从单纯地想驱逐一些工作生活倦怠感开始的。渐渐地,在当地生活里有些积极参与后,从公共资源应用和持续学习中获得益处。
有时差的工作审阅,也会更有耐心,不会匆匆关上一个开头不怎么吸引人的提案,而错过暗藏的宝石。把自己从生产力偏执和追求完美里解脱出来,获得某种自由。
多元或者混合的文化往往是能刺激成长或发挥创造力的,毕竟,在路上的不确定性和要把异地生活转化为自己的生活,都是需要打怪升级才能完成的。为了让移动的生活变得流畅,也不得不更灵活。
年轻时要做一些梦,织一些理想的网
为下一个阶段生活的准备
昨天群里有伙伴提问:年龄是数字游民的一个阻碍因素么?
关于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否定的。但这确实是一个大话题和因人而异的议题。
现在的年轻人好棒,有些20多岁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还能把追求付诸于行动,随着时间推移,终有一天会开出惊人的花来。我微微回头看一下自己,年轻时好像很多时间在踌躇中度过了,但是学了一些无用的知识,对世界有诸多好奇,慢慢也积攒了一些勇气。中年后虽然不再有迅捷和炙热的精力,牵绊似乎也更多,但选择的可能性还是在的。
年轻时要做一些梦,织一些理想的网,年纪大时,就在自己织的网上蹦跶一下。这背后是一个寻常的事实,即:任何一个阶段的生活,都是下一个阶段生活的准备。
游民生活开始后,我摆脱了哈欠,在健步中学会了大口呼吸。同一个公园,去很多次后,发现在一个小小的花园里,园艺设计师也选择了次第开花的品种,确保每一次经过,看见不同的花开,呼吸到不同的香气。
前天还在安大略湖里拍到了鸳鸯(我以为是),以后在西湖边看到鸳鸯时,肯定会想起在一个情人节的早上,在多伦多湖畔的Coronation Park散步,在胜利和平纪念碑前慨叹和平的珍贵。
今天早起写作,键入了一个大话题,却写下了无重大意义的碎片。这就像昨天突如其来的一场雪,赶着去图书馆取书、去意大利超市买两个法包、去中国超市买了一些度小月面,都是为了开工前的最后两天过的舒心安定。
日常,总是以日常的方式在揭示一直摆在我们面前的深刻道理:今天的生活,是下一个阶段生活的准备。
在一个雪后的早晨,我有些习惯写作了,不再感到太大的压力。情绪通过敲击键盘一点点释放,起身后望向窗外, 轻松了不少!
今天的内容来自每日书2月「数字游民主题班」。在这里,大家用文字一起见证职业的千百种形态。
4月每日书报名中!
在每日书,记录你的生活
期待你的书写!
点击小程序报名
· 活动推荐 ·
W医生:每一次写作,就像在感受自己的某一个季节|3月短故事招募
身体·舞动·写作工作坊: 伦敦、上海、重庆、长沙,想来你的城市拥抱你
生活游民安大略湖纽约西湖发布于:上海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